近日,廣西住建廳發布了關于征求廣西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“十四五”專項規劃(征求意見稿)意見的函,文件提出:
裝配式建筑項目普遍采用工程總承包和BIM技術,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中使用BIM技術應用比例至2025年不低于50%。
全區裝配式建筑項目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%以上。
計劃培養新型工業化/裝配式工人18000余名!
注:因文章篇幅有限,只展示部分附件內容,如需查看全部文件內容請點擊文末“閱讀原文”查看。
第一條 總體目標
到2025年,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環境明顯優化,社會對裝配式建筑的認可度大大提升;政策體系、標準體系、技術體系、產品體系和監管體系更加完善;系統化集成設計、標準化部品部件應用、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水平大幅提高;部品部件生產基地智能生產能力普遍提升;裝配式建筑項目普遍采用工程總承包和BIM技術;新型建筑產業工人和專業人才培訓常態化、制度化。
到2025年,形成一批研發能力強、掌握核心技術、具有自主創新能力、有能力輻射東盟和華南、西部省份的新型建筑工業化領軍企業,全區裝配式建筑項目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%以上。
(二)設區市目標
根據“十三五”期間各城市的發展定位,南寧、柳州、玉林、賀州4個城市為裝配式建筑綜合試點城市,梧州、防城港市2個城市為裝配式鋼結構住宅試點城市,將此6個試點城市設定為示范先行城市,其余8個設區市設定為有序發展城市。試點城市和有序發展城市的發展目標如下:
1 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
2 裝配式預制混凝土(PC)產業基地
每個城市至少2個,且產能滿足當地裝配式建筑項目需求。
3 裝配式中低層房屋(民居/農房)產業基地
每個城市至少1個。
4 BIM技術應用
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中使用BIM技術應用比例至2025年不低于50%。
5 新型建筑工業化/裝配式建筑產業工人培訓基地
試點城市每個城市至少2個;有序發展城市每個城市至少1個。
6 新型建筑工業化/裝配式建筑產業工人培訓數量
7 裝配式低層房屋(民居/農房)
每個設區市建設示范村/鎮至少1個。至2025年,6個試點城市每個市總建筑面積不少于5萬m2;桂林、百色、河池每個市總建筑面積不少于4萬m2,其他城市每個市總建筑面積不少于3萬m2。每個設區市至少培育1個裝配式低層房屋示范生產基地。
完善BIM技術標準,建設廣西BIM技術應用一體化云平臺和云構件庫,逐步完善運用BIM技術的網上報批報建、施工圖審查、質量安全監管、聯合驗收等功能,探索與BIM技術應用相適應的監管模式,大力推進 BIM技術在項目全壽命期各階段的應用。鼓勵在裝配式建筑項目中應用BIM正向設計,探索部品部件BIM設計模型與生產、運輸、安裝階段應用的無縫連接,提升對裝配式建筑項目的協同管理能力。
以裝配式建筑為載體,以數字化、智能化升級為動力,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,促使新型建筑工業化與高端制造業深度融合,推動智能光伏應用示范,促進與建筑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應用。開展生產裝備、施工設備的智能化升級行動,鼓勵應用建筑機器人、工業機器人、智能移動終端等智能設備。建立涵蓋科研、設計、生產加工、施工裝配、運維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,提升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的建造效率和建設品質。
搭建廣西新型建筑工業化綜合服務平臺,為監管部門和企業提供行業統計信息服務,結合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區塊鏈、BIM技術,增強行業資迅交流,提升裝配式建筑行業大數據統計分析和質量控制能力。通過平臺,建立“三板”部品部件數據庫,建立部品部件產能與需求發布機制,促進市場供需平衡。
版權申明:本文章內容來自(網絡),作者(網絡)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處理!終于,人社部公布2021年版《國家職業資格目錄》!職業資格減少68項!壓減49%
人社局:持有監理工程師、建造師等證書可申辦居轉戶!
當BIM遇上項目施工,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?
西安建工承辦的全市BIM技術建模大賽成功舉辦